蠶桑樹屬于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植物。桑科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下的一個科,包含約38個屬1000多種植物。桑屬則包含了大約25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分布于北半球溫帶至熱帶地區(qū)。植物特征葉子:蠶桑樹葉為單葉互生,形狀多樣,從心形到卵圓形不等,邊
蠶桑樹屬于桑科(Moraceae)桑屬(Morus)植物。桑科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下的一個科,包含約38個屬1000多種植物。桑屬則包含了大約25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分布于北半球溫帶至熱帶地區(qū)。
植物特征
- 葉子:蠶桑樹葉為單葉互生,形狀多樣,從心形到卵圓形不等,邊緣有鋸齒。
- 花:花小,單性同株或異株,通常為綠色或黃綠色,聚集成葇荑花序。
- 果實:果實為聚合果,由許多小核果組成,成熟時呈紅色、紫色或黑色,可食用,味道甜美。
生態(tài)習(xí)性
蠶桑樹喜光,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最為適宜。在中國,蠶桑樹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是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尤其在絲綢生產(chǎn)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經(jīng)濟價值
- 養(yǎng)蠶:蠶桑樹的葉片是家蠶的主要食物來源,通過養(yǎng)蠶可以獲取高質(zhì)量的天然蛋白質(zhì)——絲蛋白,進而加工成絲綢制品。
- 藥用:桑葉、桑葚等部位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用于清熱解毒、滋陰補血等方面。
- 觀賞:部分品種如紫葉桑因其獨特的葉色而被作為園林綠化植物使用。
文化意義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蠶桑有著特殊的地位,不僅與農(nóng)業(yè)文明緊密相關(guān),還象征著勤勞和奉獻的精神。《詩經(jīng)》等古籍中多有關(guān)于蠶桑的記載,反映了先民們對這一植物的重視和依賴。
蠶桑樹是一種極具經(jīng)濟和文化價值的植物,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品名:桑樹種子
高度:5~15m
特點:生長快,適應(yīng)性好。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夏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全新種子/成品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