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Morus)**是桑科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主要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地區。在中國,桑樹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主要用于養蠶業。桑葉是家蠶的主要食物來源,因此桑樹在絲綢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桑樹的主要特征
-
形態特征:桑樹可以長到10-20米高,樹冠寬大,樹皮灰褐色,呈片狀剝落。葉片大而厚,形狀多樣,邊緣有鋸齒,葉面光滑,背面有細毛。花小,單性同株,雄花序為葇荑花序,雌花序為球形頭狀花序。果實為聚花果,成熟時呈紅色或紫色,可食用。
-
生長習性:桑樹喜光,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耐修剪,容易繁殖,可以通過種子、扦插或壓條等方式進行繁殖。
-
品種分類:根據用途和形態特征,桑樹可分為多個品種,如白桑、黑桑、果桑等。白桑是最常見的養蠶用桑樹,其葉片大而肥厚,營養豐富,適合家蠶食用。
桑樹的用途
-
養蠶業:桑葉是家蠶的主要食物來源,桑樹的種植面積與養蠶業的發展密切相關。中國是世界上的蠶絲生產國,桑樹的種植對于維持這一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
食用:桑葚(桑樹的果實)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成果汁、果醬、酒等產品。
-
藥用:桑葉、桑葚、桑枝等部位在傳統醫學中有多種應用。桑葉可以清熱解毒,降血糖;桑葚可以滋陰補血,潤腸通便。
-
生態價值:桑樹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可以用于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態工程。
歷史文化
桑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古代文獻中多次提到桑樹,如《詩經》中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描述了桑樹的美麗景象。桑樹還與絲綢之路的歷史緊密相連,絲綢的生產和貿易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現代研究
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對桑樹的遺傳多樣性、抗病蟲害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培育出更加優良的桑樹品種,提高養蠶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桑樹不僅在經濟上具有重要價值,在文化和生態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桑樹種子
高度:5~15m
特點: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夏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成品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