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麥種136是一種由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具有較高的產量潛力和較好的抗逆性,適合在我國北方麥區種植。以下是該品種的詳細介紹:基本信息品種名稱:農大麥種136選育單位: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
農大麥種136是一種由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具有較高的產量潛力和較好的抗逆性,適合在我國北方麥區種植。以下是該品種的詳細介紹:
基本信息
- 品種名稱:農大麥種136
- 選育單位: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
-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80045
- 審定年份:2018年
特征特性
- 株高:平均株高75-80厘米,株型緊湊,莖稈堅韌,抗倒伏能力強。
- 分蘗能力: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每畝有效穗數可達40萬左右。
- 葉片:葉片寬厚,光合作用效率高,葉色深綠,后期不早衰。
- 穗部特征:穗長方形,穗長8-9厘米,每穗粒數35-40粒,千粒重40-45克。
- 籽粒:籽粒飽滿,皮色較淺,品質優良,蛋白質含量較高。
產量表現
- 高產潛力:在適宜的栽培條件下,一般畝產可達500-600公斤,產量可達700公斤以上。
- 穩產性: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塊的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穩產性,適應性強。
抗性表現
- 抗病性:對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較強的抗性或耐病性。
- 抗逆性:耐旱、耐寒,對不良環境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栽培技術要點
- 播種期: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上旬至中旬,具體時間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調整。
- 播種量:每畝播種量10-12公斤,確保基本苗數在20-25萬株/畝。
- 施肥管理: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的氮、磷、鉀肥。追肥應在分蘗期和拔節期進行,注意平衡施肥。
- 水分管理:注意適時灌溉,特別是在拔節期和灌漿期,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田間病蟲害情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減少損失。
適宜區域
- 主要種植區域:華北平原、黃淮海麥區、西北麥區等北方冬麥區。
- 土壤要求:適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種植。
經濟效益
- 市場前景:農大麥種136因其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等特點,受到廣大農戶和市場的歡迎,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推廣面積:自審定以來,該品種已在全國多個地區廣泛推廣,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總結
農大麥種136是一種集高產、優質、抗逆于一體的優良小麥品種,適合在我國北方麥區種植。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品名:大麥種子
高度:70~100cm
特點:產量高,耐寒性強,適應性好。
種植量:6~8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