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和小麥在外觀上最顯著的區別在于它們的穎果結構和形狀。大麥(Hordeum vulgare)和小麥(Triticum spp.)雖然都屬于禾本科,但它們在形態特征上有明顯的不同,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植株的整體外觀上,還包括穗、葉片、種子等細節方面。
-
穎果結構:大麥的穎果通常被兩片長而窄的稃殼緊緊包裹,稃殼邊緣有較長的芒,即使成熟后也不易脫落,這使得大麥的穗看起來更加蓬松且帶有明顯的刺狀突起。相比之下,小麥的穎果則較為光滑,稃殼較短或無芒,成熟時稃殼容易與籽粒分離,因此小麥穗顯得更為緊湊和平滑。
-
穗型:從整體上看,大麥的穗呈現為直立或略彎的長條形,穗軸分枝較少,每節僅生1-2個小穗;而小麥的穗則多為圓柱形或稍扁平,穗軸分枝較多,每節可生3-5個小穗,整個穗看起來更飽滿。
-
葉片:大麥的葉片通常比小麥寬,顏色偏深綠色,葉緣粗糙;小麥葉片相對較細長,顏色淺綠至黃綠色,表面較為光滑。
-
植株高度:一般而言,大麥植株的高度低于小麥,平均高度約為60-90厘米;小麥則可以生長到70-120厘米高,部分品種甚至更高。
-
根系:雖然兩者均為須根系,但大麥的根系分布較淺,主根不明顯;小麥的根系則更為發達,主根較粗壯,側根數量多,深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更強。
-
花序:大麥的小穗由一對空稃和1-2朵可育小花組成,排列成復穗狀;小麥的小穗由3-9朵小花構成,排列緊密形成穗狀花序。
-
成熟期:大麥的生育周期較短,一般從播種到收獲約需80-120天;而小麥的生育周期較長,春小麥約需100-150天,冬小麥則需180-240天左右。
通過觀察大麥和小麥的穎果結構、穗型、葉片、植株高度、根系、花序及成熟期等特征,我們可以輕松地區分這兩種作物。這些差異不僅反映了它們在進化過程中的適應性變化,也為農業生產中的種植管理和品種選擇提供了重要依據。
品名:大麥種子
高度:70~100cm
特點:產量高,耐寒性強,適應性好。
種植量:6~8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