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種子株高通常在60-120厘米之間,生長期一般為90-150天。大麥(Hordeum vulgare L.)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其生長特性受到品種、環境條件、栽培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株高:大麥的株高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和生長環境。一般來說,春性大麥比冬性
大麥種子株高通常在60-120厘米之間,生長期一般為90-150天。
大麥(Hordeum vulgare L.)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其生長特性受到品種、環境條件、栽培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株高:大麥的株高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和生長環境。春性大麥比冬性大麥矮一些,因為春性大麥通常在春季播種,生長期較短,而冬性大麥秋季播種,經歷冬季后繼續生長,因此株高較高。土壤肥力、水分供應、光照強度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大麥的株高。在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條件下,大麥的株高會更高;而在干旱或貧瘠的土地上,株高則相對較低。
-
生長期:大麥的生長期從播種到成熟收獲的時間跨度。這一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 萌發期:種子吸水膨脹,胚根伸出,幼苗破土而出。
- 苗期:幼苗快速生長,形成多片葉子。
- 分蘗期:主莖基部產生側枝,增加植株密度。
- 拔節期:莖稈伸長,節間明顯。
- 抽穗期:花序從葉鞘中抽出。
- 開花期:雄蕊散粉,雌蕊受精。
- 灌漿期:籽粒開始積累干物質。
- 成熟期:籽粒脫水,顏色變黃,達到收獲標準。
-
影響因素:
- 溫度:大麥是喜涼作物,最適生長溫度為15-20℃。高溫會加速生長周期,但可能導致減產;低溫則可能延緩生長,甚至造成凍害。
- 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光照不足會影響大麥的產量和品質。
- 水分:大麥對水分的需求較高,特別是在拔節期和灌漿期。缺水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籽粒不飽滿。
- 土壤:大麥適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土壤pH值以6.5-7.5為宜,過酸或過堿都會影響大麥的生長發育。
-
管理措施:
- 適時播種: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確保大麥在生長期內完成各個生長階段。
- 合理施肥:施用適量的氮、磷、鉀肥,滿足大麥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田間病蟲害情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減少損失。
- 灌溉與排水:保持土壤濕潤,避免積水導致根系腐爛。
通過科學管理和優化環境條件,可以有效提高大麥的株高和產量,確保其順利生長和成熟。
品名:大麥種子
高度:70~100cm
特點:產量高,耐寒性強,適應性好。
種植量:6~8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