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培育大麥草的方法主要包括選址與準備、土壤處理、播種育苗、日常管理等幾個關鍵步驟。
-
選址與準備: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建設溫室大棚。溫室應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和通風條件,以保證大麥草生長所需的溫度和濕度。溫室四周應設置防蟲網(wǎng),防止害蟲入侵。
-
土壤處理:大麥草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種植前,需對土壤進行深翻,深度約30厘米左右,以增加土壤透氣性和保水性。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1500-2000公斤作為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為預防土傳病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土壤表面消毒。
-
播種育苗:選擇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大麥種子。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于40℃溫水中12小時,促進發(fā)芽。一般采用撒播或條播的方式,行距20-25cm,株距10-15cm,覆土厚度1-1.5cm。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溫度控制在20-25℃,約7-10天即可出苗。
-
日常管理
- 溫度:大麥草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冬季需加強保溫措施,夏季則注意降溫。
- 水分: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根據(jù)天氣變化調(diào)整澆水頻率,避免過干或過濕。
- 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大麥草的光合作用,促進其健康生長。若自然光照不足,可適當補充人工光源。
- 施肥:除基肥外,在大麥草生長期還需追施氮肥,促進莖葉生長。每10-15天施一次液體肥料,濃度不宜過高,以免燒根。
-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植株,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學方法進行綜合防治。
-
采收:當大麥草長至20-30cm高時即可開始收割,留茬高度約為5cm,以便后續(xù)再生。收割后及時清理殘株,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通過上述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溫室大棚內(nèi)大麥草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滿足市場需求。
品名:大麥種子
高度:70~100cm
特點:產(chǎn)量高,耐寒性強,適應性好。
種植量:6~8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