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在生長周期的蠟熟期至完熟期之間收割最佳。這一時期的大麥籽粒已經完全成熟,含水量適中,營養成分充分積累,且不易發生霉變或蟲害,是收獲的最佳時機。蠟熟期:此時大麥植株下部葉片開始變黃,穗部呈現黃色,籽粒內部呈蠟狀,但仍然可以
大麥在生長周期的蠟熟期至完熟期之間收割。這一時期的大麥籽粒已經完全成熟,含水量適中,營養成分充分積累,且不易發生霉變或蟲害,是收獲的時機。
-
蠟熟期:此時大麥植株下部葉片開始變黃,穗部呈現黃色,籽粒內部呈蠟狀,但仍然可以被指甲壓扁。這一階段大麥的干物質積累接近峰值,營養價值較高。但如果過早收割,籽粒水分含量較高,需要進行干燥處理,否則容易發霉。
-
完熟期:大麥植株大部分葉片和莖稈變黃,穗部完全轉為金黃色,籽粒硬化,可以用牙齒咬斷,但不會碎裂。此時期大麥籽粒含水量降至14%-20%左右,適合機械收割,且易于儲存。若延遲收割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籽粒自然脫落,增加田間損失率。
-
影響大麥成熟的因素:
- 氣候條件:溫度、濕度等氣象因素直接影響大麥的生長發育速度及成熟時間。在溫暖干燥的環境中,大麥成熟較快;而在冷濕條件下,則可能延長成熟期。
- 土壤類型與肥力: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于大麥健康生長,促進其按時成熟。
- 品種特性:不同品種的大麥具有不同的生長期和成熟特性,選擇適合當地環境的優良品種至關重要。
- 管理措施:適時灌溉、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措施對確保大麥正常成熟同樣重要。
為了保證大麥的產量和品質,應根據具體品種特性和當地氣候條件,結合田間觀察,選擇在蠟熟末期到完熟初期這一關鍵時期進行收割作業。做好相應的干燥和儲存工作,避免因水分過高而導致的質量下降。
品名:大麥種子
高度:70~100cm
特點:產量高,耐寒性強,適應性好。
種植量:6~8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