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植物群落主要植物材料
-
白蠟樹(Fraxinus spp.):作為該群落的核心物種,白蠟樹具有較高的生態適應性和景觀價值。它是一種落葉喬木,能夠達到20-30米高,樹冠寬闊,枝條伸展自然。葉片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秋季變為金黃色或紅色,非常美觀。白蠟樹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耐瘠薄,但忌積水。
-
毛櫻桃(Prunus tomentosa):常與白蠟樹伴生,是一種小型灌木,高約1-2米,春季開花,花色潔白如雪,果實成熟時呈紅色,可供食用。其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適合用于水土保持和邊坡綠化。
-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多年生落葉灌木,株高可達3-5米,枝條細長,夏季開紫色穗狀花序,花期長,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紫穗槐還具有較強的抗逆性,能適應多種環境條件,是優良的防護林帶植物。
-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落葉小喬木或大灌木,樹皮灰褐色,嫩枝綠色,葉對生,橢圓形至倒卵形,邊緣具鋸齒。秋季結出鮮紅果實,既可觀賞又能入藥。山茱萸喜光耐陰,耐寒性強,適合種植于林下或半陰處。
-
連翹(Forsythia suspensa):早春開花植物,花朵黃色,極為醒目,是春季重要的觀花植物之一。連翹適應性強,耐修剪,可用于籬笆、綠墻等城市園林建設中。
-
金銀木(Lonicera maackii):又名忍冬,落葉灌木,高2-6米,枝條開展,葉對生,夏季開白色或淡黃色小花,后轉為橙紅色漿果,具有較高觀賞價值。金銀木喜光亦耐陰,對土壤要求不高,是理想的庭院綠化植物。
-
沙地柏(Juniperus sabina):常綠矮小灌木,高0.5-1米,枝條匍匐生長,針葉濃密,四季常青。沙地柏耐旱、耐貧瘠,適用于荒漠化土地治理及巖石園造景。
-
荊條(Vitex negundo):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夏秋兩季開藍紫色花,香氣濃郁,吸引蝴蝶蜜蜂。荊條根系發達,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以上植物在白蠟植物群落中扮演著不同角色,共同構建了一個結構合理、功能多樣的生態系統。這些植物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提高了生物多樣性,促進了生態平衡。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