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蠟樹(學名:Fraxinus sieboldiana)的葉子通常為奇數羽狀復葉,長度一般在15-30厘米之間,寬度約為7-15厘米。每片復葉由5-9片小葉組成,小葉互生或近對生,呈卵形至橢圓形,頂端尖銳,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鋸
山白蠟樹(學名:Fraxinus sieboldiana)的葉子通常為奇數羽狀復葉,長度一般在15-30厘米之間,寬度約為7-15厘米。每片復葉由5-9片小葉組成,小葉互生或近對生,呈卵形至橢圓形,頂端尖銳,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鋸齒。
詳細描述
-
葉片特征:
- 形狀:小葉呈卵形至橢圓形,頂端尖銳,基部楔形或圓形。
- 邊緣:邊緣有細鋸齒,鋸齒較為規則。
- 表面:葉面光滑,有光澤,葉背較淡,有時有細毛。
-
大小范圍:
- 復葉長度:15-30厘米。
- 復葉寬度:7-15厘米。
- 小葉長度:4-8厘米。
- 小葉寬度:2-4厘米。
-
顏色:
- 春季和夏季:葉片為深綠色。
- 秋季:葉片逐漸變為黃色或金黃色,非常美麗。
-
生長習性:
- 山白蠟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高度可達20米左右。
- 喜光,耐寒,適應性強,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
-
生態價值:
- 綠化作用:山白蠟樹是優良的綠化樹種,適合用于城市綠化、公園和道路兩側。
- 生態功能: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改善空氣質量。
-
經濟價值:
- 木材用途:木材堅硬,紋理直,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等。
- 藥用價值:部分地區將山白蠟樹的根、皮和葉用于傳統草藥,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分布范圍:
-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日本、朝鮮等地。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山白蠟樹的葉子具有明顯的特征,其復葉的長度和寬度在一定范圍內變化,適合多種用途。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