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與洋白蠟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原產地、樹形特征、葉子形態和用途等方面。
-
原產地不同:白蠟(學名:Fraxinus chinensis),又稱中國白蠟,主要分布于中國,尤其是華北、東北及華東地區,是典型的中國本土樹種。而洋白蠟(學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又稱為北美白蠟或綠梣,原產于北美洲,尤其是在美國中東部地區廣泛分布。
-
樹形特征差異:白蠟樹干通直,樹冠呈圓柱形或卵圓形,枝條開展,整體形態較為優美;洋白蠟則樹干較短,樹冠寬大,枝條下垂,形成一種更為開闊的樹形。
-
葉子形態不同:白蠟的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對生,邊緣有鋸齒,葉片質地較厚;洋白蠟的葉子也是奇數羽狀復葉,但小葉數量更多,可達7-11片,且葉緣鋸齒更加明顯,葉片相對薄一些,顏色也更鮮亮。
-
用途上的差異:白蠟木材堅硬,紋理直,耐腐蝕,是優良的家具、地板材料,同時也被用于制作農具、體育器材等;洋白蠟木材同樣優質,但由于其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廣泛,作為行道樹、庭園樹種植較多。
-
生態習性上的區別:白蠟喜光,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更好;洋白蠟則更耐旱、耐瘠薄,適應性更強,能在多種土壤條件下良好生長。
-
病蟲害抗性:近年來,由于白蠟樹容易受到白蠟窄吉丁甲蟲(Emerald Ash Borer, EAB)的侵害,導致大量樹木死亡,而洋白蠟對此類害蟲的抵抗能力較強,因此在某些地區成為替代選擇。
雖然白蠟與洋白蠟在外觀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在具體細節如原產地、形態特征、用途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區別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識別這兩種樹種并合理利用它們。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