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葉是復葉。白蠟樹(學名:Fraxinus spp.),屬于木犀科白蠟屬的植物,其葉片類型為復葉。具體來說,白蠟樹的葉子通常為奇數羽狀復葉,即在主葉軸兩側對稱地排列著若干小葉,頂端有一片頂生小葉,使得整個復葉的形態呈現出明顯的不對稱性。詳細解釋復葉結構:主葉
白蠟葉是復葉。
白蠟樹(學名:Fraxinus spp.),屬于木犀科白蠟屬的植物,其葉片類型為復葉。白蠟樹的葉子通常為奇數羽狀復葉,即在主葉軸兩側對稱地排列著若干小葉,頂端有一片頂生小葉,使得整個復葉的形態呈現出明顯的不對稱性。
詳細解釋
-
復葉結構:
- 主葉軸:從枝條上直接長出,支撐整片復葉。
- 小葉:沿著主葉軸兩側對稱分布,數量一般為5-9片,有時可達11片。每片小葉具有獨立的葉柄,形狀多為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
- 頂生小葉:位于復葉的最頂端,通常比側生小葉稍大一些。
-
葉片特征:
- 顏色:春季和夏季時,葉片為鮮綠色;秋季則變為黃色、橙色或紅色。
- 質地:葉片表面光滑,背面略顯粗糙。
- 大小:整個復葉長度一般在10-25厘米之間,每個小葉長度約為3-8厘米。
-
生態適應性:
- 白蠟樹的復葉結構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同時減少水分蒸發,適應多種環境條件。
- 復葉的分段結構也使得葉片在強風中更易擺動,減少風阻,保護樹木不受損害。
-
分類學意義:
- 復葉是白蠟屬植物的一個重要識別特征,與其他單葉植物區分開來。
- 不同種類的白蠟樹在小葉的數量、形狀和排列方式上可能有所差異,這些細微差別有助于進一步的物種鑒定。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明確地看出白蠟樹的葉片類型為復葉,這一特征對于其生長和生態適應具有重要意義。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