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樹(學名:Fraxinus) 是一種常見的喬木,屬于木犀科(Oleaceae),其枝條細長且質地堅韌,常被稱作“白蠟條”。在中國,白蠟樹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不僅用于制作家具、工藝品,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白蠟樹的主要特征樹皮:幼樹樹皮平滑,灰綠色或淺灰色;老樹樹皮則呈
白蠟樹(學名:Fraxinus) 是一種常見的喬木,屬于木犀科(Oleaceae),其枝條細長且質地堅韌,常被稱作“白蠟條”。在中國,白蠟樹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不僅用于制作家具、工藝品,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白蠟樹的主要特征
- 樹皮:幼樹樹皮平滑,灰綠色或淺灰色;老樹樹皮則呈不規則縱裂。
- 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邊緣有鋸齒。
- 花:雌雄異株,花小而不顯眼,通常在春季開放。
- 果實:翅果,扁平,兩端尖銳,成熟時呈黃褐色。
- 枝條:細長而直,顏色從淡綠到棕黃色不等,質地堅硬,富有彈性。
生態分布
白蠟樹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包括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在中國,它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尤以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較為常見。
用途
- 木材利用:白蠟木紋理細膩,硬度適中,適合制作家具、地板、樂器等。
- 藥用價值:白蠟樹皮和根含有多種生物堿,可用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
- 園林綠化:由于其樹形優美,適應性強,常作為行道樹或公園綠化樹種。
- 工藝材料:枝條可編織籃子、筐等日常用品,也可用于制作掃帚柄、釣魚竿等。
相似物種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與白蠟樹外觀相似的植物,如:
- 苦楝(Melia azedarach):雖然同屬木犀科,但其果實有毒,葉片形態也有所不同。
- 楓楊(Pterocarya stenoptera):屬于胡桃科,其果實有翅,但形狀和白蠟樹的翅果有明顯區別。
- 柳樹(Salix spp.):雖然也有細長柔軟的枝條,但柳樹屬于楊柳科,其葉子和果實特征與白蠟樹截然不同。
結論
白蠟樹是符合描述“像白蠟條的植物”的典型代表。其獨特的枝條特征、廣泛的生態分布以及多樣的用途使其成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樹種和觀賞樹種。在識別時,可以通過觀察其葉子、花和果實等特征來區分其他類似植物。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