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蠟樹(學名:Fraxinus sieboldiana)的葉子為羽狀復葉,通常由5-9片小葉組成,小葉呈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片的顏色在春季和夏季呈現鮮綠色,在秋季則會轉變為金黃色或橙紅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山白蠟樹是一種落葉喬木,原產于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其樹形優美,枝條開展,是園林綠化中的優良樹種之一。除了葉子外,山白蠟樹的其他特征也值得注意:
-
小葉特點:每個小葉長3-8厘米,寬2-4厘米,頂端尖銳,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表面光滑或略帶細毛。
-
葉脈結構:葉脈清晰可見,主脈從葉基延伸至葉尖,側脈呈羽狀分布,細密而規則。
-
季節變化:隨著季節的變化,山白蠟樹的葉子顏色會發生顯著變化,春天新葉初生時為淡綠色,夏天轉為深綠,到了秋天則變成鮮艷的黃色或紅色,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
-
生態作用:山白蠟樹不僅美化環境,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對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有一定幫助。它還能夠提供遮蔭,降低地表溫度,對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也有積極作用。
-
應用價值:除了作為觀賞植物外,山白蠟樹的木材堅硬耐用,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藝品等;它的根、皮、葉等部位在傳統醫學中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可以用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
山白蠟樹不僅具有良好的觀賞性,而且在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方面也展現出重要價值。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