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10公分白蠟品種主要指的是在陜西省內廣泛栽培的、樹干直徑達到10厘米左右的白蠟樹(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這種樹種屬于木犀科白蠟屬。基本特征形態(tài)特征:白蠟樹是一種落葉
陜西10公分白蠟品種主要指的是在陜西省內廣泛栽培的、樹干直徑達到10厘米左右的白蠟樹(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這種樹種屬于木犀科白蠟屬。
基本特征
- 形態(tài)特征:白蠟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或深灰色,平滑或有淺裂。枝條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微被短柔毛。葉為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9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細鋸齒。
- 生長習性:喜光,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生長速度中等偏快,適應性強,是優(yōu)良的城市綠化樹種和防護林樹種。
用途
- 城市綠化:因其樹形優(yōu)美,葉片濃綠,秋季變黃,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常用于城市街道、公園、廣場等處的綠化。
- 生態(tài)防護:能夠有效防風固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重要的生態(tài)防護樹種。
- 木材利用:木材堅硬,紋理直,結構細,易加工,可制作家具、農具、工藝品等。
栽培技術
- 繁殖方法:主要通過播種繁殖,也可采用扦插、嫁接等方式。春季播種時,需將種子浸泡24小時后播種,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發(fā)芽。
- 管理要點:幼苗期注意除草、松土,適時施肥,促進生長。成樹后定期修剪枝條,保持樹形美觀,增強通風透光性,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 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煤污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天牛等。應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理,如合理修剪、清除枯枝落葉、使用生物農藥等。
地域特點
- 適應范圍:陜西10公分白蠟樹不僅適合陜西地區(qū)的氣候條件,還適應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尤其是華北、西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區(qū)。
- 文化價值: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白蠟樹象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常被賦予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是許多地方的傳統(tǒng)樹種之一。
結論
陜西10公分白蠟樹作為一種優(yōu)質的鄉(xiāng)土樹種,在城市綠化、生態(tài)建設以及木材利用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良好的適應性和觀賞價值使其成為陜西乃至更廣泛區(qū)域內備受青睞的樹種。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可以進一步提升其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價值。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