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樹(學名:Fraxinus spp.)的胸徑、冠幅和地徑是衡量其生長狀況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這些參數不僅對于園林綠化、城市景觀設計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樹木的健康監測和管理至關重要。
-
胸徑(DBH,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指在離地面1.3米高處測量的樹干直徑。胸徑是評估樹木大小和年齡的最常用標準之一。對于白蠟樹而言,胸徑可以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不等,具體取決于樹種、生長環境及時間長短。5年生的白蠟樹胸徑可能為5-8厘米;而30年以上的成年白蠟樹,胸徑可達40厘米以上。
-
冠幅(Crown Spread):指的是從一個方向上最遠端枝條到另一方向上最遠端枝條之間的距離,用于描述樹冠的寬度或覆蓋面積。白蠟樹的冠幅通常與其高度成正比,但也會受到修剪方式的影響。成熟的白蠟樹冠幅可以達到10-20米左右。
-
地徑(Diameter at Ground Level, DGL):即樹干基部的直徑。這一參數對于了解樹木根系的發育程度及其對土壤條件的適應性有一定幫助。地徑與胸徑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并不完全一致。同樣為5年生的白蠟樹,地徑可能在6-10厘米范圍內變化。
-
影響白蠟樹生長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光照條件:充足的陽光有利于樹木健康成長。
- 水分供應:適量的降雨或灌溉對促進樹木生長至關重要。
- 土壤類型:適宜的土壤pH值和肥力水平能夠支持更好的生長。
- 氣候因素:溫度、濕度等都會影響樹木的生長速度和形態特征。
-
在實際應用中,根據不同的用途(如行道樹、庭園樹等),選擇合適規格的白蠟樹非常重要。在城市綠化項目中,可能會優先考慮胸徑較大、冠幅適中的成熟植株,以快速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而在新建小區或公園內,則可以選擇較小規格的苗木進行種植,以便于后期管理和維護。
了解并掌握白蠟樹胸徑、冠幅和地徑的相關知識,對于科學合理地進行園林規劃與樹木養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