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側柏葉和天花粉是三種在中醫中常用到的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效和應用范圍。以下是對這三種草藥的詳細介紹:1. 魚腥草別名:蕺菜、折耳根。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性味歸經:味辛,性寒;歸肺、膀胱經。功效:清熱解毒: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痰黃稠厚等癥狀。消腫排膿:適用于癰腫
魚腥草、側柏葉和天花粉是三種在中醫中常用到的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效和應用范圍。以下是對這三種草藥的詳細介紹:
1. 魚腥草
- 別名:蕺菜、折耳根。
- 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 性味歸經:味辛,性寒;歸肺、膀胱經。
- 功效:
- 清熱解毒: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痰黃稠厚等癥狀。
- 消腫排膿:適用于癰腫瘡毒、乳癰等。
- 利尿通淋:對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現代研究:含有揮發油(如癸酰乙醛)、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
2. 側柏葉
- 別名:柏葉、扁柏葉。
- 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及葉。
- 性味歸經:苦、澀,微寒;歸肺、肝、大腸經。
- 功效:
- 涼血止血:常用于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癥狀。
- 生發烏發:外用可促進頭發生長,使頭發變黑。
- 祛風利濕:可用于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等癥。
- 現代研究:含有揮發油、黃酮類、鞣質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3. 天花粉
- 別名:栝樓根、瓜蔞根。
-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或雙邊栝樓的干燥根。
- 性味歸經:甘、微苦,寒;歸肺、胃經。
- 功效:
- 清熱生津:用于熱病傷津、口渴多飲、消渴等癥。
- 解毒消腫:適用于癰腫瘡毒、乳癰等。
- 止咳化痰:對燥熱咳嗽、痰少而黏有一定療效。
- 現代研究:含有皂苷、黃酮類、多糖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腫瘤、抗炎等作用。
綜合應用
這三種草藥在臨床上常常根據具體病情進行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魚腥草與天花粉可以聯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側柏葉與魚腥草可以用于清熱解毒、止血等。在使用時,應遵循醫囑,注意劑量和禁忌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