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與杜仲的種植要點選地與整地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杜仲(Eucommia ulmoides)都是喜光、耐旱、耐瘠薄的樹種,適合在沙質壤土或輕黏土上生長。選擇排水良好的地
側柏與杜仲的種植要點
-
選地與整地 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杜仲(Eucommia ulmoides)都是喜光、耐旱、耐瘠薄的樹種,適合在沙質壤土或輕黏土上生長。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避免積水。整地時應深翻土壤,施入有機肥以改良土壤結構。
-
繁殖方法
- 側柏:主要采用播種和扦插兩種方式。春季播種前需將種子浸泡24小時,然后播于苗床中,覆蓋細土約1厘米厚,保持濕潤。扦插則選擇半木質化枝條,插入沙床中,遮陰保濕。
- 杜仲:通常通過種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果實后取出種子,冬季進行層積處理,翌春播種。也可采用嫁接法,選用健康無病蟲害的實生苗作為砧木。
-
種植時間 春季是種植季節,此時氣溫逐漸回暖,有利于苗木成活。秋季亦可種植,但需注意防寒措施。
-
種植密度
- 側柏:根據用途不同,株行距可設為1×1米至2×2米不等,用于綠化觀賞時可適當密植。
- 杜仲:一般推薦株距3-4米,行距4-5米,以便于通風透光及后期管理。
-
水肥管理 定植初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促進根系發育。進入生長期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適量澆水。每年春季施用一次復合肥,秋季追施有機肥,增強樹勢。
-
修剪整形 定干高度視樹形而定,側柏可留主干高1.5-2米,杜仲則留1-1.2米。及時剪除枯枝、弱枝和過密枝,保持樹冠通透。
-
病蟲害防治
- 側柏:常見病害有葉斑病、枯萎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等。定期檢查,發現病蟲害應及時采取物理、化學或生物防治措施。
- 杜仲:主要病害為黑斑病,蟲害包括刺蛾、天牛等。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樹體抗性,必要時使用農藥控制。
-
收獲與利用
- 側柏:可用于園林綠化、防風固沙等生態建設,同時其木材、葉、果均可入藥。
- 杜仲:以皮入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種植3-5年后即可開始剝取樹皮,每隔幾年輪剝一次,不影響樹木生長。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側柏和杜仲的種植成功率,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