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浮萍和何首烏是中國傳統(tǒng)草藥中的三種重要藥材,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應用價值。
側柏葉
側柏葉(拉丁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是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和葉,主要產于中國各地,以山東、河南等地最為著名。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歸肺、肝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止癢的功效。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燙傷、濕疹、皮炎等癥?,F(xiàn)代研究表明,側柏葉還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浮萍
浮萍(拉丁學名:Lemna minor L.)是浮萍科浮萍屬植物的干燥全草,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靜水或緩流水體中。浮萍味辛,性寒,歸肺、膀胱經(jīng),具有發(fā)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麻疹不透、水腫、小便不利等癥。浮萍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黃酮類化合物、多糖等,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菌、抗腫瘤作用。
何首烏
何首烏(拉丁學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主產于河南、湖北、四川等地。何首烏分為生首烏和制首烏兩種,生首烏味苦、甘,性溫,歸肝、心、腎經(jīng),具有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的功能;而制首烏則通過炮制后增強了補肝腎、益精血、黑發(fā)的效果。臨床上,何首烏廣泛應用于治療頭暈目眩、須發(fā)早白、遺精滑泄、腸燥便秘等癥狀?,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何首烏富含二苯乙烯苷、蒽醌類化合物等多種有效成分,對心血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均有良好影響。
側柏葉、浮萍與何首烏分別以其獨特的藥效,在中醫(yī)藥領域占有重要地位,適用于不同類型的疾病治療。使用時應根據(jù)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劑型,并遵循醫(yī)囑合理用藥。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