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側柏葉和何首烏是三種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應用廣泛的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臨床價值。
當歸
當歸(學名:Angelica sinensis),又稱女貞子、川芎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地區。其根部富含揮發油、有機酸、糖類、維生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當歸被廣泛用于治療血虛引起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癥狀。現代研究發現,當歸還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調節等作用,對于改善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幫助。
側柏葉
側柏葉(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即東方扁柏的葉子,常綠喬木,分布于亞洲東部。側柏葉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揮發油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除濕的作用。在傳統醫學中,側柏葉主要用于治療吐血、衄血、痔瘡出血、皮膚瘙癢等病癥。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側柏葉提取物對降低血壓、血脂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方面也展現出良好的效果。
何首烏
何首烏(學名:Polygonum multiflorum),又名夜交藤、地精等,為蓼科植物多花蓼的干燥塊根。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生首烏和制首烏兩種類型。生首烏具有解毒、消癰、潤腸通便之效;而經過蒸煮加工后的制首烏,則更加注重其滋陰補腎、養血安神、黑發烏須的功能。長期服用何首烏可以改善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失眠健忘等問題。由于何首烏中含有蒽醌類物質,過量使用或不當使用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因此需遵醫囑合理用藥。
這三種藥材各有特色,在中醫藥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實際應用時,應結合個人體質及具體病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科學選用,以確保安全有效。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