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女貞子、何首烏、皂角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幾種草藥,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功效,在中醫治療中應用廣泛。
側柏葉
側柏葉來源于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及葉。味苦、澀,性微寒。歸肺、肝、大腸經。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利濕。適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濕疹瘙癢等癥狀。現代研究表明,側柏葉含有黃酮類、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女貞子
女貞子是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成熟果實。味甘、苦,性平。歸肝腎二經。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頭暈耳鳴、視力減退、須發早白等癥。女貞子中的有效成分為齊墩果酸、熊果酸等,對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有一定效果。
何首烏
何首烏分為生首烏與制首烏兩種,前者多用于解毒、截瘧、潤腸通便;后者則偏重于補益精血、強筋骨、黑發。其味甘、苦,性溫,歸肝、心、腎經。主治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遺精滑泄、腸燥便秘等癥。科學研究發現,何首烏內含有的二苯乙烯苷、卵磷脂等物質能促進造血功能,延緩衰老過程。
皂角
皂角又名豬牙皂,為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成熟果實。味辛、咸,性溫,有毒。入肺、大腸經。具有開竅醒神、祛痰散結、殺蟲止癢的作用。可用于治療中風口噤、昏迷不醒、癲癇痰盛、喉痹、咳嗽痰多、頑癬瘙癢等病癥。皂角中含有三萜皂苷,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可作為天然清潔劑使用。
以上四種藥材在臨床應用時需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配伍,同時注意劑量控制和個人體質差異,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在使用任何草藥之前,建議咨詢專業醫師或藥師的意見。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