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是一種與側柏葉形態相似的蕨類植物,其葉片細長且密集,外觀上與側柏葉有幾分相似之處。下面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這種植物。
-
形態特征:鱗毛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達1米左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密被紅棕色、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葉柄長,基部密被鱗片;葉片披針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小羽片邊緣有鋸齒,質地較厚,顏色深綠。孢子囊群生于小脈頂端,囊群蓋圓形,膜質,邊緣有不規則的缺刻。
-
生長環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如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常生于林下、溪邊或巖石縫隙中,喜陰濕環境,耐寒性強。
-
藥用價值:鱗毛蕨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傳統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其根莖入藥,性味苦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祛風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療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水腫、風濕痹痛等多種疾病。
-
生態作用:作為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鱗毛蕨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地表覆蓋度,減少水土流失,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積極作用。
-
觀賞用途:由于其獨特的形態和較強的適應能力,鱗毛蕨也被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中,特別是在營造自然景觀時,常與其他植物搭配種植,形成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視覺效果。
-
保護狀況:雖然目前鱗毛蕨并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但由于過度采集及生態環境破壞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已出現資源量下降的趨勢,因此加強對該物種的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鱗毛蕨不僅在形態上與側柏葉相似,還具備重要的藥用價值、生態功能及觀賞價值,是一種值得我們關注并加以保護的珍貴植物資源。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