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是一種常綠喬木,屬于柏科側柏屬。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不僅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廣泛種植,還在傳統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關于側柏的一些詳細信息:形態特征樹形:側柏為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呈圓錐形
側柏(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 是一種常綠喬木,屬于柏科側柏屬。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不僅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廣泛種植,還在傳統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關于側柏的一些詳細信息:
形態特征
- 樹形:側柏為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呈圓錐形或塔形。
- 樹皮:樹皮紅褐色,裂成不規則薄片脫落。
- 枝條:小枝扁平,排列成平面,呈羽狀。
- 葉:葉鱗片狀,交互對生,長約1-3毫米,先端尖銳,背面有腺點。
- 花果:雌雄同株,球果近球形,成熟時紅褐色,種子具翅。
生長環境
- 側柏喜光,耐干旱、瘠薄,適應性強,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 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從東北到華南均有栽培。
藥用價值
- 藥用部位:主要使用其枝葉和種子。
-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微寒,歸肺、肝經。
- 功效:
- 清熱解毒:可用于治療痄腮、癰腫瘡毒等。
- 止血:適用于吐血、衄血、便血等癥狀。
- 祛風除濕:用于風濕痹痛、關節疼痛等。
- 抗菌消炎:現代研究發現側柏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常用量為9-15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患處。
現代研究
- 化學成分:側柏含有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鞣質等多種活性成分。
- 藥理作用:研究表明,側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
- 臨床應用:在現代醫學中,側柏提取物被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皮膚炎癥等疾病。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由于側柏具有較強的藥理作用,孕婦應避免使用。
- 過敏反應:個別人可能對側柏過敏,使用前應進行皮膚測試。
- 藥物相互作用:與其他藥物合用時應注意可能的相互作用,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文化意義
- 在中國文化中,側柏象征著長壽和堅強,常被種植在寺廟、陵園等場所,寓意永恒和不朽。
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側柏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植物,還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和文化意義。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和應用。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