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白蠟(學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是一種常見的落葉喬木,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東部地區。以下是其主要特性:
-
形態特征:對接白蠟樹高可達25-30米,樹冠寬闊,呈圓形或橢圓形。樹皮灰褐色,成年樹木的樹皮裂成淺溝。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通常由5-9片小葉組成,小葉邊緣有鋸齒,春季新葉呈現淡綠色,秋季則變為黃色或棕色。
-
生長習性:該樹種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能夠耐受城市環境中的污染和修剪。喜歡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土壤,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能在pH值4.5-8.0之間的土壤中生長。耐陰能力較強,但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更好。
-
生態價值:作為重要的城市綠化樹種,對接白蠟能夠提供良好的遮蔭效果,改善城市微氣候。它也是多種鳥類和昆蟲的重要食物來源,對于維持生態系統平衡具有積極作用。
-
經濟用途:木材質地堅硬,紋理直,易于加工,廣泛用于家具制造、地板鋪設及室內裝修等領域。由于其優良的觀賞性和適應性,也被大量應用于園林綠化和街道美化。
-
病蟲害:雖然對接白蠟具有較強的抗逆性,但仍可能遭受一些特定病蟲害的影響,如白蠟樹花葉病毒(Ash Yellows)、白蠟長角甲蟲(Emerald Ash Borer)等,這些病蟲害可嚴重威脅樹木健康,甚至導致死亡。在種植管理過程中需注意預防與控制措施。
-
繁殖方式:主要通過種子繁殖,也可采用扦插法進行無性繁殖。春季是播種時間,而扦插則多在夏季進行。為了提高成活率,建議使用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作為基質,并保持適當濕度。
-
文化意義:在北美原住民文化中,白蠟樹被視為神圣之樹,象征著力量與智慧。許多部落會利用其樹皮制作籃子、弓箭等生活用品,同時也將其用于傳統醫藥中治療各種疾病。
對接白蠟不僅具備良好的觀賞性和實用性,而且在生態、經濟以及文化等多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對節白蠟造型樹
高度:150~400cm
特點:耐寒性強,造型奇異,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150~4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