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白蠟(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var. pubescens)是一種常見的行道樹和園林綠化樹種,其主要病害包括以下幾種:
-
白蠟潰瘍病:該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樹干和枝條,初期表現為樹皮出現水漬狀斑點,隨后逐漸擴大形成潰瘍斑,嚴重時可導致枝條枯死或整株死亡。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木抗病能力,及時修剪病枝并噴施殺菌劑。
-
白蠟煤污病:這是一種由多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見于夏季高溫高濕季節。病害發生時,葉片表面會覆蓋一層黑色煤煙狀物質,影響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不良。控制措施包括清除病葉、減少蟲害(因為許多昆蟲分泌物能促進煤污病的發生),以及使用合適的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
白蠟銹病:此病害同樣是由特定的真菌造成,主要侵害葉子,病斑初為黃色小點,后變為橙紅色或褐色,嚴重時可使葉片提前脫落。預防上應注重增強樹勢,合理密植,避免過密;發病期可采用代森錳鋅等殺菌劑噴霧處理。
-
根腐病:由于土壤中某些有害微生物如鐮刀菌等的侵染所致,通常發生在排水不良、通氣性差的土壤環境中。受害植株根系變黑腐爛,地上部分表現出黃化、萎蔫等癥狀。治理策略主要是改善土壤條件,確保良好排水,必要時可施用多菌靈等土壤消毒劑。
-
白蠟枯梢病:這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嫩梢,病部呈灰白色至褐色,最終干枯死亡。對于此類病害,除了常規的農業管理措施外,還可以通過剪除病枝、噴灑銅制劑等方式來減輕病情。
-
白蠟炭疽病:炭疽病是另一種重要的葉部病害,特征是在葉片上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至黑色壞死斑,邊緣清晰。該病害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易于流行。防治方法與上述其他葉部病害類似,需要綜合運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手段。
針對對接白蠟的各種病害,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于保護樹木健康,還能提升園林景觀的整體美觀度。
品名:對節白蠟造型樹
高度:150~400cm
特點:耐寒性強,造型奇異,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150~4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