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與黑葉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外觀特征、生長環境以及用途等方面。
-
外觀特征:白蠟(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是一種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或淺灰色,幼枝淡黃色或淡黃綠色,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對生,邊緣有鋸齒,秋季葉色變黃。而黑葉(通常指黑葉樹,學名:Bischofia javanica Blume),也是一種落葉喬木,但其樹皮呈暗褐色至黑色,葉片大而厚實,呈卵形或橢圓形,邊緣光滑或微波狀,葉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具有明顯的光澤。
-
生長環境:白蠟喜光,耐寒性強,適應性廣,能耐干旱瘠薄土壤,但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更好,常見于我國北方地區;而黑葉則更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多分布在我國南方及東南亞熱帶雨林區,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酸性土為佳。
-
用途:白蠟木材堅硬致密,紋理直,易于加工,是優良的家具、地板材料;它還被廣泛用于園林綠化,作為行道樹或觀賞樹種。相比之下,黑葉樹的木材雖然也較硬重,但由于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在工業上應用較少,更多地作為藥用植物,其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生態價值:兩者均具有一定的生態價值,能夠改善環境質量。白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有助于凈化空氣;而黑葉樹因其強大的根系,對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結構穩定有著重要作用。
白蠟與黑葉在形態特征、生態環境適應性和實際應用領域方面存在明顯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兩種樹木的特點及其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