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屬于木犀科白蠟屬。
小葉白蠟的樹高通常可達10-20米,樹冠呈圓形或橢圓形。其樹皮在幼時為灰綠色,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為深灰色,并出現裂紋。枝條細長,光滑,呈灰褐色,冬芽小而尖銳,顏色為紅棕色。
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長度約15-30厘米,由5-9片小葉組成。每片小葉呈卵形至橢圓形,邊緣有鋸齒,頂端尖銳,基部楔形,長度大約2.5-7.5厘米,寬度1-3厘米,葉面光滑,背面略帶白色絨毛,顏色為淡綠色至深綠色。 秋季時,葉子會變成黃色或橙色,非常美麗。
花為黃綠色,不顯眼,通常在春季與新葉同時開放,雌雄異株。花序為圓錐形,長約5-10厘米,花朵密集,但單朵花較小,直徑約3毫米。果實為翅果,形狀類似鑰匙,成熟后呈黃褐色,長約2-3厘米,寬約5-7毫米,內含一粒種子,秋季成熟后隨風傳播。
小葉白蠟對環境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適合種植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也能忍受一定程度的鹽堿土。在中國北方地區廣泛栽培,常作為行道樹、庭園樹或防風林使用。其木材堅硬,紋理直,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等。
小葉白蠟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還具備一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是城市綠化中較為理想的樹種之一。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