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白蠟(學名:Fraxinus rhynchophylla)的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通常由5-11片小葉組成,排列在主葉軸兩側,形成對稱結構。每片小葉呈卵形或長橢圓形,長度約為3-8厘米,寬度約為2-4厘米,頂端尖銳,基部圓形或微心形。
葉緣特征
結白蠟的小葉邊緣具有細鋸齒,鋸齒較為規則,但不十分鋒利,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這種鋸齒狀邊緣有助于增加葉片的表面積,從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葉面質地
葉面質地光滑,表面有光澤,顏色為深綠色,背面顏色較淺,呈淡綠色。葉脈清晰可見,主脈從葉基延伸至葉尖,側脈呈羽狀分布,有助于水分和養分的輸送。
葉柄特征
小葉的葉柄較短,通常不超過1厘米,主葉軸上的葉柄較長,可達5-10厘米,有助于支撐整個復葉結構,使其在風中保持穩定。
季節變化
結白蠟的葉子在春季和夏季呈現鮮綠色,秋季則逐漸變為黃色或金黃色,落葉后樹干顯得更加挺拔。這種季節性的顏色變化不僅美觀,還能吸引鳥類和其他動物,促進生態平衡。
生態適應性
結白蠟的葉子形狀和結構適應了其生長環境,能夠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減少水分蒸發。其復葉結構也有助于抵御強風和極端天氣,使樹木在多種環境中都能茁壯成長。
用途
結白蠟的葉子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被用于傳統醫學。其提取物被認為具有抗炎、解熱和鎮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療風濕病、關節炎等疾病。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全面了解結白蠟葉子的形態特征及其生態和實用價值。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