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白蠟(學名:Fraxinus micrantha)是一種落葉喬木,屬于木犀科白蠟樹屬。在性別區分上,小葉白蠟為雌雄異株植物,即雄樹和雌樹是分開生長的個體。雄性小葉白蠟:雄花簇生于去年生枝條上,通常在春季開放。花序為圓錐花序,花朵較小,無花
小葉白蠟(學名:Fraxinus micrantha)是一種落葉喬木,屬于木犀科白蠟樹屬。在性別區分上,小葉白蠟為雌雄異株植物,即雄樹和雌樹是分開生長的個體。
-
雄性小葉白蠟:
- 雄花簇生于去年生枝條上,通常在春季開放。
- 花序為圓錐花序,花朵較小,無花瓣,僅有4-5枚雄蕊,雄蕊比花被片長。
- 雄花的花期較早,主要功能是產生花粉,通過風力傳播至雌花完成授粉過程。
-
雌性小葉白蠟:
- 雌花同樣以圓錐花序的形式出現,但相較于雄花而言,雌花更加密集。
- 每朵雌花包含一個下位子房,通常具有兩個心皮組成的單室,內含兩枚胚珠。
- 成熟后形成翅果,即果實呈扁平狀,兩端擴展成翼,便于隨風傳播種子。
-
生態習性與繁殖方式:
- 小葉白蠟偏好溫暖濕潤的環境,常見于山坡、溝谷及河岸邊。
- 該物種通過風媒傳粉,即依靠空氣中的氣流將雄株產生的花粉傳遞給雌株的柱頭,實現異花授粉。
- 種子成熟后,借助其特有的翅果結構,可以隨風飄散到較遠的地方,從而擴大種群分布范圍。
-
形態特征對比:
- 從外觀上看,雄株和雌株在非開花季節很難區分,因為它們的葉子形狀、大小以及樹形都十分相似。
- 開花時,可以通過觀察花序來辨別性別:雄株的花序較為松散,而雌株的則更為緊湊;雌株上會結出明顯的翅果,這是最直觀的區別標志。
小葉白蠟作為一種雌雄異株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展現出獨特的性別分化現象,這不僅有利于其種群的繁衍和發展,同時也為我們研究植物性別決定機制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