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白蠟不是原生白蠟。
小葉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也被稱為美國白蠟或絲光白蠟,是一種原產(chǎn)于北美洲的樹種,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國西南部地區(qū)。而通常所說的“原生白蠟”多指中國及東亞地區(qū)的白蠟屬植物,如中國白蠟(Fraxinus chinensis)等。從地理分布上來看,小葉白蠟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原生白蠟”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
地理分布差異:小葉白蠟主要生長在北美的干旱和半干旱區(qū)域,適應性強,能耐受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降水量;而中國的原生白蠟則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地,尤其是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更適應溫帶氣候條件。
-
形態(tài)特征不同:小葉白蠟的葉片較小且呈橢圓形,葉緣有細鋸齒,秋季時葉子會變成金黃色;相比之下,中國白蠟的葉子較大,形狀為長橢圓或披針形,秋季變色不明顯。
-
生態(tài)習性區(qū)別:小葉白蠟具有較強的抗旱性和耐鹽堿能力,在城市綠化中常被用作行道樹;而中國白蠟則更喜歡濕潤肥沃的土壤環(huán)境,適合種植于公園、庭院等處。
-
用途上的差異:雖然兩者都可用于園林綠化,但小葉白蠟因其獨特的觀賞價值,在歐美國家較為流行;而中國白蠟除了觀賞外,其木材堅硬耐用,歷史上還曾被用來制作家具、農(nóng)具等。
盡管同屬于白蠟屬植物,但由于它們在起源地、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習性以及應用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可以明確地說小葉白蠟并不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原生白蠟”。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