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蠟葉(學名:Fraxinus sieboldiana)是一種落葉喬木的葉子,其外形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葉片形狀:山白蠟的葉片為奇數羽狀復葉,通常由5-9片小葉組成,偶爾可達11片。每片小葉呈卵形或長橢圓形,頂端尖銳,基部圓形或略偏斜。
-
葉緣特征:小葉邊緣具有細鋸齒,這些鋸齒較為規則,但有時也會出現不規則的情況,增加了葉片的觀賞性。
-
葉面質地與顏色:葉面平滑,表面呈深綠色,背面則為淡綠色,質地較厚實,觸摸時感覺較為粗糙。秋季時,葉片會逐漸變為黃色或紅褐色,非常美麗。
-
葉脈分布:主脈明顯,從基部延伸至頂端,側脈呈羽狀排列,細密而清晰,有助于水分和養分的輸送。
-
葉柄特點:每個小葉的葉柄較短,中央一片最長,兩側依次遞減;整個復葉的總葉柄較長,質地堅硬,支撐著整片復葉。
-
生長習性:山白蠟葉在春季新發時呈現嫩綠,夏季轉為濃綠,到了秋季則變成金黃或橙紅色,展現出四季不同的風貌。該樹種耐寒、抗旱能力強,適應多種土壤條件,是優良的城市綠化樹種之一。
-
特殊標記:部分品種的山白蠟葉背面可能會長有白色絨毛,尤其是在幼齡階段更為明顯,隨著植株成長,這種特性可能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
山白蠟葉不僅形態美觀,而且隨季節變化展現出豐富的色彩變換,是園林綠化中不可或缺的觀賞植物之一。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