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樹(Fraxinus spp.)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全球的樹種,在中國也有多種分布。白蠟樹容易受到一些特定害蟲的侵襲,其中最為顯著的是白蠟蚧(Ceroplastes ceriferus),這是一種能夠分泌白色蠟質物質的昆蟲。
-
白蠟蚧(Ceroplastes ceriferus):這是最典型的分泌白蠟絲的害蟲之一。成蟲體長3-4毫米,雌雄異形,雌蟲呈橢圓形,雄蟲較小且具有翅膀。它們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造成葉片黃化、枯萎,嚴重時可導致枝條甚至整株死亡。白蠟蚧的分泌物不僅影響樹木的光合作用,還能吸引其他病原菌,進一步損害樹木健康。
-
棉蚧(Icerya purchasi):雖然主要危害柑橘類植物,但棉蚧也能在白蠟樹上發現其蹤跡。這種昆蟲同樣能產生大量白色蠟質覆蓋物,保護自身免受天敵攻擊及不利環境因素的影響。棉蚧對宿主植物的危害方式與白蠟蚧相似,通過吸取營養導致植株生長不良。
-
蚜蟲(Aphids):某些種類的蚜蟲也會在白蠟樹上活動,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這些小型軟體昆蟲聚集在嫩梢、葉背等處,通過吸食植物汁液來獲取養分。部分蚜蟲種類能夠產生白色或透明的蜜露,這可能被誤認為是“白蠟絲”。蚜蟲造成的直接傷害相對較小,但它們可以傳播病毒,間接影響樹木健康。
-
粉虱(Whiteflies):粉虱是一類小型飛蟲,通常群集于葉片背面。它們會分泌出一種黏性的蜜露,該物質干燥后形成類似白蠟的結晶狀物質,覆蓋在葉片表面。長期積累會導致煤污病的發生,影響光合作用效率,從而抑制樹木正常生長。
-
其他可能的害蟲還包括一些特定的螨類(如紅蜘蛛)、蛾類幼蟲等,它們雖不直接分泌白蠟絲,但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對白蠟樹造成較大威脅。
針對上述害蟲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如人工清除、修剪受害枝條)、生物方法(利用天敵控制害蟲數量)以及化學方法(合理使用農藥)。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防治策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