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 是一種原產于北美的樹種,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地區,如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及德克薩斯州等地。該樹種屬于木犀科白蠟屬,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形態特征樹形與大小:絨毛白蠟通常可以長到10-20米高
絨毛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 是一種原產于北美的樹種,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地區,如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及德克薩斯州等地。該樹種屬于木犀科白蠟屬,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
形態特征
- 樹形與大小:絨毛白蠟通常可以長到10-20米高,樹冠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狀,枝條細長而下垂。
- 葉子:葉片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5-9片,邊緣有鋸齒,表面綠色,背面覆蓋著一層細密的白色絨毛,尤其是在幼葉時期更為明顯。
- 花:春季開花,花小而不顯眼,黃綠色,聚集成圓錐花序。
- 果實:果實為翅果,成熟時呈棕色,每個果實內含一粒種子。
生態習性
- 耐旱性: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適合生長在干燥、半干旱的環境中。
- 適應性強:能夠適應多種土壤類型,包括砂質土、黏土等,但偏好排水良好的土壤。
- 抗病蟲害:相對于其他白蠟樹種,絨毛白蠟對一些常見的病蟲害具有較好的抵抗力。
用途
- 園林綠化:由于其優美的樹形和獨特的葉色,常被用于公園、街道等公共綠地的美化。
- 生態修復:因其良好的耐旱性和適應性,在荒漠化土地恢復項目中也有應用。
- 木材利用:雖然不如其他白蠟樹種的木材質量好,但在當地仍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藝品等。
分布與保護
- 絨毛白蠟在原產地分布廣泛,但由于城市擴張、森林砍伐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種群數量有所減少。
- 目前并未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但其自然生境的保護仍然重要。
絨毛白蠟是一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樹種,不僅在園林綠化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