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白蠟(Fraxinus velutina)的絨毛主要分布在葉片的下表面,這是該樹種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絨毛白蠟屬于木犀科(Oleaceae)白蠟屬(Fraxinus),是一種原產于北美的落葉喬木,在中國也被廣泛引種栽培。
-
葉片結構:絨毛白蠟的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通常由5-9片小葉組成,每片小葉邊緣平滑或有細鋸齒。這些小葉的上表面光滑,而下表面則覆蓋著一層細密的灰色或白色絨毛,這層絨毛不僅增加了葉片的美觀性,還具有一定的生態功能,如減少水分蒸發、反射強烈陽光等。
-
生態適應性:這種特殊的絨毛結構是絨毛白蠟對干旱和高溫環境的一種適應機制。在炎熱的夏季,葉片表面的絨毛可以有效降低葉面溫度,減少水分流失,從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絨毛還能阻擋部分紫外線,保護葉片免受傷害。
-
觀賞價值:由于其獨特的葉片特征,絨毛白蠟不僅在自然環境中展現出良好的適應性,也成為城市綠化和園林景觀中的重要樹種。春季新葉初展時,整棵樹呈現出淡綠色調,隨著季節變化逐漸轉為深綠,秋季則變為金黃色,非常美麗。
-
其他部位:除了葉片外,絨毛白蠟的嫩枝和花序有時也會出現輕微的絨毛覆蓋,但相比葉片來說并不明顯。幼樹時期,樹皮較為平滑,隨著樹齡增長,樹皮會變得粗糙并呈現縱向裂紋,但不會形成明顯的絨毛。
絨毛白蠟之所以得名,主要是因為其葉片下表面特有的絨毛覆蓋,這一特征不僅賦予了它獨特的外觀,也體現了植物對特定環境條件的適應策略。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