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小葉的白蠟樹通常指的是復葉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也稱為絨毛白蠟或亞利桑那白蠟。這種樹是木犀科白蠟屬的一種落葉喬木,主要分布于北美洲西南部,包括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薩斯州,以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區。主要特征葉子:復葉白
11個小葉的白蠟樹通常指的是復葉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也稱為絨毛白蠟或亞利桑那白蠟。這種樹是木犀科白蠟屬的一種落葉喬木,主要分布于北美洲西南部,包括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薩斯州,以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區。
主要特征
- 葉子:復葉白蠟的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由11個或更少的小葉組成。每個小葉長5-10厘米,寬2-4厘米,呈橢圓形或卵形,邊緣有鋸齒。小葉的排列方式是對生,頂端的小葉單獨生長。
- 樹皮:成年樹的樹皮呈灰褐色,有縱向裂紋,質地粗糙。
- 花朵:春季開花,花小而不顯眼,通常為綠色或黃綠色,聚集成圓錐花序。
- 果實:果實為翅果,長約2.5-5厘米,成熟時呈黃褐色,秋季脫落。
- 高度:成年樹高可達15-25米,樹冠寬闊,呈圓形或橢圓形。
生態習性
- 耐旱性:復葉白蠟具有較強的耐旱性,能夠在干旱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較為常見。
- 土壤適應性:對土壤要求不嚴,能夠在多種類型的土壤中生長,但更喜歡排水良好的沙質或礫石土壤。
- 溫度適應性:能夠耐受高溫和低溫,適合在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
用途
- 園林綠化:復葉白蠟因其美觀的樹形和耐旱性,常被用于城市綠化和公園景觀設計。
- 木材:木材堅硬耐用,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和工藝品。
- 生態價值:能夠改善土壤結構,防止水土流失,同時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來源。
文化意義
- 原住民文化:在美國西南部的一些原住民部落中,復葉白蠟樹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藥用價值。樹皮和樹葉被用來制作傳統藥物,治療各種疾病。
種植與養護
- 種植時間:種植時間為春季或秋季,此時氣溫適中,有利于樹苗的生長。
- 澆水:雖然耐旱,但在幼苗期仍需定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 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進樹形的美觀和健康,去除病弱枝條,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病蟲害防治
- 常見病害:包括白蠟樹枯萎病和白蠟樹銹病,這些病害可以通過及時修剪和使用殺菌劑進行防治。
- 常見蟲害:主要包括白蠟樹蚜蟲和白蠟樹天牛,可以通過噴灑殺蟲劑和引入天敵進行控制。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到復葉白蠟不僅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樹木,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經濟價值。其獨特的11個小葉結構使其在眾多白蠟樹種中脫穎而出,成為一種值得研究和保護的樹種。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