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在中藥中通常指的是從白蠟樹(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幼枝上分泌出來的白色蠟質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傳統中醫中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形態特征外觀:白蠟呈白色或淡黃色,質地較硬但易碎,表面光滑或略帶顆粒感。形態:常以不規則塊狀出現,大小不一,有時也會以粉
白蠟在中藥中通常指的是從白蠟樹(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幼枝上分泌出來的白色蠟質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傳統中醫中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
形態特征
- 外觀:白蠟呈白色或淡黃色,質地較硬但易碎,表面光滑或略帶顆粒感。
- 形態:常以不規則塊狀出現,大小不一,有時也會以粉末形式存在。
- 氣味與味道:無明顯氣味,味淡。
來源
白蠟主要來源于白蠟樹(又稱中國白蠟樹),該樹種屬于木犀科,廣泛分布于中國的華北、東北及西北地區。春季至夏季,白蠟樹的嫩枝會自然分泌出一層白色的蠟狀物質,經過采集、精煉后即可得到藥用的白蠟。
藥用價值
- 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療外傷出血、痔瘡出血等。
- 潤燥生肌:對于皮膚干燥、裂口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解毒消腫:適用于瘡瘍腫痛、蛇蟲咬傷等情況。
- 抗炎鎮痛: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和疼痛感。
采集與加工
- 通常在春季到夏季期間,當白蠟樹開始分泌蠟時進行采集。
- 將收集到的原始白蠟通過水煮、過濾等方法去除雜質,再經過低溫干燥處理,最終獲得純凈的白蠟成品。
注意事項
雖然白蠟具有多種藥效,但在使用過程中也需注意以下幾點:
- 使用前咨詢專業醫師,確保適合個人體質。
- 對于過敏體質者,首次使用時應先做小范圍測試,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以免影響胎兒或嬰兒健康。
白蠟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其獨特的物理特性和廣泛的藥用價值使其在臨床應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實際應用時仍需謹慎對待,遵循醫囑合理使用。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