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白蠟與老式白蠟的區別主要在于它們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以及用途等方面。形態特征:小葉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屬于木犀科白蠟屬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其葉片細長而狹窄,通常為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葉色鮮綠,秋季變為金黃色。樹皮光滑,呈
小葉白蠟與老式白蠟的區別主要在于它們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以及用途等方面。
-
形態特征:
- 小葉白蠟(學名:Fraxinus velutina),屬于木犀科白蠟屬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其葉片細長而狹窄,通常為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葉色鮮綠,秋季變為金黃色。樹皮光滑,呈灰白色。
- 老式白蠟一般指的是歐洲白蠟(學名:Fraxinus excelsior),同樣屬于木犀科白蠟屬。它是一種大型落葉喬木,可高達30米以上。葉片較大,由5-9片小葉組成復葉,小葉邊緣平滑或有不明顯的鋸齒。樹皮裂紋明顯,顏色較深。
-
生長習性:
- 小葉白蠟適應性強,耐干旱、耐鹽堿,適合在溫暖干燥的環境中生長。在中國北方地區廣泛種植,作為城市綠化樹種使用較多。
- 歐洲白蠟偏好濕潤肥沃的土壤,對寒冷氣候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歐洲及北美的溫帶森林中常見。
-
用途:
- 小葉白蠟因其美麗的秋色和良好的適應性,常被用作觀賞樹木,種植于公園、街道兩側等公共場所。木材質地堅硬,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等。
- 歐洲白蠟的木材質量優良,強度高,韌性好,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廣泛應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領域。該樹種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樹皮可以入藥,用于治療風濕病等疾病。
-
生態價值:
- 兩種白蠟樹均能提供良好的遮蔭效果,有助于改善城市微氣候,減少熱島效應。它們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凈化空氣,為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
雖然小葉白蠟與老式白蠟都屬于白蠟屬植物,但它們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利用這兩種樹木資源。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