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原生白蠟樹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西部和南部山區,如臨安、淳安、開化、慶元等地的山林中。這些地區擁有適宜白蠟樹生長的自然環境,包括溫帶濕潤氣候、酸性土壤以及充足的光照條件。
-
地理分布:在臨安區的清涼峰自然保護區、淳安縣的千島湖周邊山區、開化縣的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慶元縣的百山祖國家公園等處,均可以找到白蠟樹的蹤跡。這些地方不僅生態環境良好,而且保護措施得當,為白蠟樹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間。
-
生態習性:白蠟樹(學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屬于木犀科白蠟屬落葉喬木,喜光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在浙江,它通常生長于海拔300-1500米之間的山坡、溝谷或溪邊。
-
植物特征:成年白蠟樹高可達20余米,樹冠寬廣,枝條開展;葉片對生,羽狀復葉,小葉5-9枚,邊緣具鋸齒;春季開花,花小而黃綠色,圓錐花序頂生;秋季結果,果實為翅果,成熟時呈淡黃色至棕色。
-
價值與用途:白蠟樹木材堅硬致密,紋理直,易加工,是優良的家具、雕刻及建筑用材;其樹皮含鞣質,可提取栲膠;嫩葉可作飼料;白蠟樹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常被用于城市綠化和園林造景。
-
保護現狀:盡管浙江部分地區仍保留有一定數量的野生白蠟樹林,但由于長期以來的人類活動影響,如過度采伐、城市擴張等,導致其自然分布范圍逐漸縮小。加強對其棲息地的保護,實施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管理措施,對于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原生白蠟樹主要集中在其西部和南部的山區,這些區域不僅自然條件優越,而且通過有效的保護措施,使得這一珍貴樹種得以保存和發展。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