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側柏葉是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和葉。其枝條細長,呈扁平狀,葉子為鱗片狀,緊貼枝上,顏色深綠。在秋季采收,曬干后可入藥。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殺蟲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腸風下血、痄腮、丹毒、燙傷、濕疹等癥。
蘇葉:蘇葉即紫蘇的葉子,屬于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心形或廣卵形,邊緣有鋸齒,葉面綠色,背面紫色,有特殊香氣。紫蘇全株均可入藥,但以葉為主。蘇葉味辛,性溫,歸肺、脾經,能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適用于風寒感冒、咳嗽胸悶、妊娠嘔吐、脾胃氣滯、食物中毒等情況。
蒺藜:蒺藜指的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實。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生長,分枝多,小葉對生,呈橢圓形或倒卵形,花黃色。果實由5個具有硬刺的分果瓣組成,成熟時呈黃褐色。蒺藜味辛苦,性溫,有毒,歸肝經,主要功能為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利尿,用于治療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目赤翳障、風疹瘙癢、小便不利等癥狀。使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以上三種藥材在中醫臨床上應用廣泛,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適應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確保安全有效。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