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桑樹葉與側柏葉的組合在傳統中醫中常被用于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等功效。這三種植物成分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合用時可以增強彼此的效果,適用于治療皮膚瘙癢、濕疹、頭虱等問題。
-
皂角(Gleditsia sinensis):主要成分為三萜皂苷,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能夠清潔皮膚,去除油脂污垢;同時具備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對于緩解皮膚炎癥、殺菌止癢有良好效果。在古代文獻《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可治“風疹、癩瘡”。
-
桑樹葉(Morus alba L.):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及多種氨基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膚狀態;其性寒涼,可清肝明目、潤肺止咳,外用則有助于消腫解毒,尤其適合于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痤瘡、濕疹等。
-
側柏葉(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含有揮發油、鞣質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收斂止血、抗菌消炎的功效。《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藥材,認為其能“主五臟邪氣,益氣力”。現代研究發現,側柏葉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
三者聯合作用:
- 通過清潔(皂角)、滋養(桑葉)和保護(側柏葉)三重機制共同作用于皮膚表面,有效改善皮膚微環境,減少外界刺激對皮膚的損害。
- 對于患有慢性皮膚病如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等患者,長期使用該配方制成的洗劑或膏劑,可以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 該組合還適用于日常護理,特別是夏季防蚊蟲叮咬、秋季保濕防裂等方面表現出色。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濃度比例,并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詢專業醫生。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