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何首烏和旱蓮草都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藥材,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1. 側柏葉來源與形態:側柏葉來源于柏科植物側柏的葉子,常綠喬木,樹皮紅褐色,枝條細長,葉鱗片狀。主要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止癢的功效。常用于治療
側柏葉、何首烏和旱蓮草都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藥材,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1. 側柏葉
- 來源與形態:側柏葉來源于柏科植物側柏的葉子,常綠喬木,樹皮紅褐色,枝條細長,葉鱗片狀。
- 主要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止癢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痔瘡出血等癥。
- 應用舉例:在中醫臨床上,側柏葉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如與白茅根同用可增強其止血效果;與金銀花合用則能提高清熱解毒的效果。
2. 何首烏
- 來源與形態: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多產于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根呈不規則團塊或長圓形,表面紅棕色至紫紅色。
- 主要功效: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須發、抗衰老。適用于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癥狀。
- 應用舉例:何首烏既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入丸散劑。現代研究發現,何首烏中的二苯乙烯苷成分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
3. 旱蓮草
- 來源與形態:旱蓮草又名鱧腸,為玄參科植物鱧腸的全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升,葉對生,花小,白色或淡紫色。
- 主要功效: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急性扁桃體炎、癰癤腫毒等病癥。
- 應用舉例:旱蓮草可鮮用搗汁內服或外敷,亦可干燥后煎湯飲用。與茵陳蒿等藥材配伍使用,可以加強其利膽退黃的效果。
這三種藥材各有側重,但都體現了中醫藥學“治未病”、“調養結合”的理念。在實際應用時,應根據個人體質及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材,并遵循醫囑合理使用。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