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是側柏樹的葉子,側柏(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又名扁柏、香柏、柏木等,是一種常見的常綠喬木,屬于柏科側柏屬。側柏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尤其是華北和西北地區,同時在亞洲其他一些國家也有分布。形態特征葉片形狀:側柏葉細小而密集,
側柏葉是側柏樹的葉子,側柏(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又名扁柏、香柏、柏木等,是一種常見的常綠喬木,屬于柏科側柏屬。側柏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尤其是華北和西北地區,同時在亞洲其他一些國家也有分布。
形態特征
- 葉片形狀:側柏葉細小而密集,呈鱗片狀或針狀,長度一般在1-3毫米之間。葉色深綠,表面光滑,背面有兩條白色氣孔帶。
- 生長方式:側柏葉簇生于短枝上,排列成兩列,形成扁平的葉墊。每個葉墊由多個小葉片組成,緊密排列,使整個葉墊看起來像一片扁平的羽毛。
- 氣味:側柏葉具有特殊的香氣,尤其是在揉搓后更加明顯。這種香氣來源于葉中的揮發油成分,如α-蒎烯、β-蒎烯等。
生長環境與習性
側柏適應性強,耐干旱、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它喜光,也能耐半陰,生長速度中等偏慢,壽命較長,可達數百年。
用途
- 藥用價值:側柏葉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祛風等功效。可用于治療感冒發熱、咳嗽、鼻衄、皮膚瘙癢等癥狀。
- 觀賞價值:側柏樹形優美,四季常青,是園林綠化和庭院布置的理想樹種。其獨特的香氣還能凈化空氣,改善環境質量。
- 生態價值:側柏根系發達,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樹種。側柏還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對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有一定作用。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側柏被視為長壽、吉祥的象征。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其為題材創作詩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中有“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之句,其中的“松”即指側柏。
結語
側柏葉不僅是側柏樹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具有豐富的藥用、觀賞和文化價值。了解側柏葉的特點及其應用,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這一自然界的寶貴資源。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