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藥材的主要特征包括:
-
外觀形態:側柏葉為常綠喬木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干燥枝梢和葉。通常采集的是帶有小枝的葉子,形狀為細長的小鱗片狀或刺狀,長度約為2-3毫米。顏色多為深綠色或黃綠色,質地較薄且柔軟,表面光滑。
-
氣味與味道:具有特殊的香氣,味道微苦澀,略帶清涼感。
-
顯微鑒別:通過顯微鏡觀察,可以發現側柏葉表皮細胞呈不規則形,氣孔下陷;葉肉組織中可見油室散在,偶見石細胞團塊。
-
化學成分:主要含有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鞣質等。其中揮發油是其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黃酮類物質則對心血管系統有益。
-
藥理作用:傳統中醫認為側柏葉性味苦寒,歸肺、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祛風解毒的功效。現代研究顯示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
-
用途: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出血性疾病;外用可治燒傷、燙傷及皮膚感染等癥。
-
儲藏條件:應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避免潮濕和高溫,以防霉變和有效成分流失。
-
注意事項:雖然側柏葉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但使用時也需注意劑量,不宜過量服用,孕婦慎用。
側柏葉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以及廣泛的醫療應用使其在中醫藥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