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師 茜草當歸側柏葉:這組藥物組合在中醫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應用價值。以下是關于這組藥物的詳細介紹:1. 藥物組成及來源茜草(Rubia cordifolia):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莖。味苦、性寒,歸心、肝經。當
倪師 茜草當歸側柏葉:這組藥物組合在中醫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應用價值。以下是關于這組藥物的詳細介紹:
1. 藥物組成及來源
- 茜草(Rubia cordifolia):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莖。味苦、性寒,歸心、肝經。
- 當歸(Angelica sinensis):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
- 側柏葉(Platycladus orientalis):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及葉。味苦、澀,性微寒,歸肺、肝、脾經。
2. 主要功效
- 茜草: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通經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月經不調等癥。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主要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痛經等癥。
- 側柏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祛風利濕。常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瘡瘍腫毒等癥。
3. 藥物配伍
- 茜草與當歸:二者合用,可以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當歸還能補血,適用于血虛血瘀的病癥,如月經不調、產后腹痛等。
- 茜草與側柏葉:茜草的活血止血作用與側柏葉的涼血止血作用相輔相成,適用于各種出血癥,尤其是血熱引起的出血。
- 當歸與側柏葉: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與側柏葉的涼血止血作用結合,可以用于治療血虛兼有出血的病癥,如月經過多、崩漏等。
4. 臨床應用
- 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產后惡露不盡等,常將三者合用以達到活血化瘀、補血止血的效果。
- 出血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宮出血、鼻衄、咯血等,茜草與側柏葉合用可增強止血效果。
- 跌打損傷:茜草與當歸合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速傷口愈合。
5.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茜草和當歸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使用不當可能導致流產。
- 體質虛寒者慎用:側柏葉性微寒,體質虛寒者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腹瀉等不適。
- 藥物劑量:具體用量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指導來確定,不可自行隨意增減。
6. 現代研究
- 藥理作用:現代研究表明,茜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當歸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揮發油、有機酸、多糖等,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側柏葉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揮發油等,具有止血、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 臨床試驗:一些臨床試驗表明,這三種藥物合用在治療婦科疾病、出血性疾病等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
7. 總結
倪師所推薦的“茜草當歸側柏葉”組合,在中醫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婦科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治療中表現出色。通過合理配伍,可以充分發揮各藥物的優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使用時需注意個體差異和藥物禁忌,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