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分布、形態特征以及用途等方面。分布區域不同:側柏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而福建柏則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及中國的南部地區,如福建、廣東、
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分布、形態特征以及用途等方面。
-
分布區域不同:側柏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而福建柏則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及中國的南部地區,如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福建柏在中國的分布范圍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山區。
-
形態特征差異明顯:
- 側柏為常綠喬木,樹皮呈紅褐色或灰褐色,裂成條片狀脫落;枝條扁平,葉鱗形,交互對生,幼時針形,成熟后變為鱗片狀,緊密貼生于枝上,顏色深綠。
- 福建柏同樣為常綠喬木,但其樹干直立,樹皮灰色至灰白色,薄片狀剝落;葉子線形,革質,先端尖銳,背面有兩條明顯的氣孔帶,排列方式為螺旋狀,葉片較長且柔軟。
-
生態習性有所區別:側柏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可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生長;而福建柏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較高,通常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地雨林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
-
經濟價值和用途不同:
- 側柏木材堅硬耐用,紋理美觀,常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領域;它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用于治療風濕病等疾病。側柏也是重要的綠化樹種之一,廣泛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
- 福建柏因其稀有性和獨特的觀賞價值,在園藝領域受到重視,常被作為珍稀觀賞植物栽培。其木材結構致密、質地優良,可用于高檔家具制作。由于野生資源有限,目前對于福建柏的商業開發受到嚴格限制,以保護這一瀕危物種。
-
保護狀況:側柏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樹種,并未被列入任何保護名錄;相比之下,福建柏因其自然分布狹窄、數量稀少等原因,已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雖然側柏與福建柏同屬柏科,但在地理分布、形態特征、生態習性、經濟價值及保護狀況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