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根部長白霉通常被稱為根腐病或白絹病。這種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最常見的是由Fusarium、Phytophthora、Rhizoctonia solani和Sclerotium rolfsii等真菌引起。這些真菌在土壤中生存,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如高溫高濕),會侵染植物的根部,導致根部腐爛并出現
月季根部長白霉通常被稱為根腐病或白絹病。這種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最常見的是由Fusarium、Phytophthora、Rhizoctonia solani和Sclerotium rolfsii等真菌引起。這些真菌在土壤中生存,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如高溫高濕),會侵染植物的根部,導致根部腐爛并出現白色霉層。
癥狀
- 根部變色:受感染的根部會逐漸變為褐色或黑色,失去正常的白色。
- 白色霉層:根部表面會出現白色的棉絮狀霉層,有時還會形成小的白色菌絲團。
- 葉片黃化:由于根部受損,植物無法有效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葉片變黃、枯萎。
- 植株生長緩慢:整體生長勢減弱,新芽和新葉生長緩慢或停止。
- 整株死亡:嚴重情況下,整個植株可能會逐漸枯死。
發病條件
- 高溫高濕:溫度在20-30℃之間,濕度較高時,真菌活動最為活躍。
- 土壤排水不良:積水會導致根部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有利于真菌繁殖。
- 土壤酸堿度不當:過酸或過堿的土壤環境不利于植物健康,容易誘發根腐病。
- 過度施肥:尤其是氮肥過多,會促進真菌生長。
防治方法
-
改善土壤條件:
- 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積水。
- 調整土壤酸堿度,保持在6.0-7.0之間。
-
合理澆水:
- 避免過度澆水,保持土壤適度濕潤。
- 澆水時盡量避免水直接澆到根部,可以采用滴灌方式。
-
輪作與消毒:
- 實行輪作,避免連續種植同一作物。
- 種植前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可以使用太陽能消毒法或化學消毒劑。
-
藥劑防治:
- 使用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按說明書稀釋后澆灌根部。
- 定期噴灑預防性藥劑,特別是在高溫高濕季節。
-
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 適當施用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 及時修剪病弱枝條,減少病菌傳播。
結論
月季根部長白霉是一種常見的根部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通過改善土壤條件、合理澆水、輪作與消毒、藥劑防治以及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這種病害的發生。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植株受到嚴重損害。
品名:白色月季
高度:30~70cm
特點:耐寒性強,花量大,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