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清明果常用的艾草是野艾蒿(Artemisia argyi),這種艾草在春季生長旺盛,葉片背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毛,具有特殊的香氣,是制作清明果的重要原料。野艾蒿不僅能夠增加清明果的獨特風味,還因其藥用價值而被廣泛使用,如驅寒暖胃、活血散瘀等。
-
選擇與采摘:制作清明果時,應選擇新鮮、無蟲害的嫩葉和嫩莖,是在早晨露水未干時采摘,以保持其鮮嫩度和香氣。采摘后應盡快清洗干凈并晾干表面水分。
-
處理方法:將清洗干凈的艾草放入沸水中焯燙1-2分鐘,去除部分苦澀味,同時可以使艾草的顏色更加鮮綠。焯水后的艾草撈出后立即浸入冷水中冷卻,然后擠去多余水分,切碎備用。
-
混合面團:將處理好的艾草碎末與糯米粉或粘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揉成面團。根據個人口味,還可以添加糖分調節甜度。
-
包餡成型:清明果的餡料種類多樣,常見的有豆沙、芝麻、花生等甜餡,也有咸蛋黃、肉松等咸餡。將調制好的面團分成小劑子,包入準備好的餡料,捏合成形。
-
蒸煮食用:將包好餡料的清明果放入蒸鍋中,大火蒸約15-20分鐘至熟透即可。蒸好后的清明果色澤翠綠,口感軟糯,帶有艾草特有的清香。
除了野艾蒿外,部分地區也會使用其他類型的艾草,比如大葉艾(Artemisia verlotiorum)等,但總體上來說,野艾蒿是最為常見且效果的選擇。不同地區因風俗習慣差異,在制作清明果時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核心原料——艾草的選擇基本一致。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