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種艾草分別是:普通艾(艾蒿)、野艾(紅艾)和白艾。
-
普通艾(艾蒿):普通艾在河南分布廣泛,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60-150厘米,莖直立,分枝多,表面呈灰白色或淡綠色,有絨毛。葉子為羽狀深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片背面密被白色的絨毛,葉面綠色。花期在夏季,花序為頭狀花序,黃色。普通艾具有較強的藥用價值,常用于中醫治療風濕痛、跌打損傷等疾病,也用于制作艾灸材料。
-
野艾(紅艾):野艾又稱為紅艾,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一般在30-80厘米之間。與普通艾相比,野艾的莖和葉顏色偏紅,尤其是莖部,在陽光下顯得尤為明顯。葉子形狀與普通艾類似,但葉面顏色較深,背面同樣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毛。野艾的花期也在夏季,花序為圓錐形,花朵小而密集,顏色為淡黃色。野艾同樣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尤其在清熱解毒、驅蟲等方面效果顯著。
-
白艾:白艾是一種較為少見的艾草種類,其最顯著的特點是整株植物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色絨毛,尤其是在葉片背面更為明顯,給人一種銀白色的視覺效果。白艾的植株相對較小,通常不超過50厘米高,葉子形狀與上述兩種艾草相似,但更加細長。花期同樣在夏季,花色為淡黃色。白艾不僅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還因其獨特的外觀被用作觀賞植物。在傳統醫學中,白艾被認為具有更強的溫經散寒作用,對于治療婦科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這三種艾草在河南地區均有分布,但由于生態環境的不同,其生長習性和藥效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普通艾適應性強,分布范圍廣;野艾偏好濕潤環境,常見于河岸、濕地等處;白艾則更喜歡干燥、向陽的山坡草地。了解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識別和利用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