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本地艾草品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祁連山艾(Artemisia desertorum):主要分布在蘭州及其周邊的祁連山脈區域,這種艾草具有較強的耐旱性和適應性,能夠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中生長。其葉片呈灰綠色,具有濃郁的香氣,常用于傳統中藥和民間療法中。
-
大葉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又名薰衣草艾,是一種常見的野生艾草種類,在蘭州地區廣泛分布。該品種葉子較大,形狀類似薰衣草,因此得名。它不僅可以用作藥用植物,還被用作香料和驅蟲劑。
-
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在蘭州地區也有一定的分布,特別是在一些較為干燥的山坡上。苦艾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具有強烈的苦味,可用于制作苦艾酒等飲品,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藥材。
-
白艾(Artemisia argyi):又稱艾納香、五月艾等,是蘭州地區非常常見的一種艾草。白艾植株高大,葉子背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毛,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在端午節期間,人們會將白艾懸掛在門上以驅邪避害,同時也是制作艾灸條的重要原料之一。
-
野艾(Artemisia vulgaris):即普通艾草,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包括蘭州地區。野艾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容易繁殖。其莖稈直立,葉子分裂成多個細長的小片,味道辛辣而略帶苦澀。除了作為藥材外,野艾還經常出現在烹飪中,如制作艾草餅等食品。
這些艾草品種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對于研究植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以及發展地方特色經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