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通常指的是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的葉子。艾草屬于菊科蒿屬植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特別是在傳統醫學中。艾草具有獨特的香氣,其葉片呈灰綠色,背面覆蓋著白色的絨毛,這些特征使其易于識別
艾葉通常指的是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的葉子。艾草屬于菊科蒿屬植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特別是在傳統醫學中。艾草具有獨特的香氣,其葉片呈灰綠色,背面覆蓋著白色的絨毛,這些特征使其易于識別。
艾草的主要種類
- 艾草(Artemisia argyi):這是最常見和廣泛使用的艾草品種,也是制作艾灸材料的主要來源。它的葉子質地柔軟,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 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與艾草相似,但植株較小,葉子較細長,分布于中國各地,同樣用于民間藥用。
- 白艾(Artemisia princeps):又稱香艾,主要分布在東亞地區,如中國東部、日本等地。白艾的葉子較大,背面白色,具有較強的香氣,可用于驅蚊、消毒等。
-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雖然也屬于蒿屬,但與上述幾種艾草相比,其藥用價值較低,主要用于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
艾葉的特點
- 形態特征:艾葉為羽狀深裂,邊緣有不規則鋸齒,葉面綠色,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葉柄長,基部常有翼。
- 化學成分:艾葉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包括揮發油(如桉油精、龍腦、樟腦)、黃酮類化合物、鞣質、維生素C等。
- 藥理作用: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平喘止咳、抗炎抗菌等多種藥理作用,是中醫常用的藥材之一。
- 應用:在傳統醫學中,艾葉常用于治療婦科疾病、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F代研究還發現,艾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采集與加工
- 采集時間:一般在夏季開花前采集艾葉,此時藥效。
- 加工方法:將采集的艾葉晾干或曬干,去除雜質后即可入藥。干燥后的艾葉可以保存較長時間,便于使用。
注意事項
- 過敏反應:部分人群對艾葉可能有過敏反應,使用時應注意觀察身體狀況。
- 孕婦慎用:孕婦應避免使用艾葉,以免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
艾葉特指艾草(Artemisia argyi)的葉子,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但使用時需注意個體差異和禁忌癥。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