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合適的種植地點和時間:艾草喜陽光,耐干旱,適應性強,因此應選擇向陽、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進行種植。在春季或秋季,氣溫較為溫和時種植最為適宜。
2. 土壤準備:在選定的地塊上,先清除雜草和石塊等雜物,然后深翻土壤30厘米左右,使土壤疏松透氣。根據土壤情況適當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3. 種植方法:艾草可以通過分株繁殖或種子播種兩種方式來種植。分株法更為常見,通常是在春季將成年植株分成若干小叢,每叢保留3-5個芽點,然后按照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的標準栽植;如果采用種子繁殖,則需提前浸泡種子促進發芽,之后撒播于苗床中,待幼苗長至一定高度后再移植到大田。
4. 日常管理:艾草生長期間需要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避免長時間干旱影響其生長。定期除草松土,促進根系發展。一般情況下,艾草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強,但如果發現有病蟲害發生,應及時采取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
5. 收獲與加工:艾草一般在種植后第二年開始收獲,采收期為夏季開花前,此時艾草的有效成分含量。收割時從基部割下整株植物,去除雜質后晾干或烘干保存。干燥后的艾草可用于制作艾條、艾絨等產品,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以上五個步驟涵蓋了從選址到收獲的整個過程,按照這些指導原則操作,可以有效保證艾草的健康生長及產量質量。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